学术研究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术研究>>正文
讲述十里八乡的老故事——临沂十里堡乡村记忆博物馆
2023-12-08 10:07   临沂市博物馆网站 审核人:

临沂地区历史文化悠久,民俗文化丰富,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,展示村史民情,十里堡社区于2013年修建了村史展览馆与乡村记忆博物馆,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全面了解临沂民俗历史,回忆过去岁月的精神文化港湾。

临沂乡村记忆博物馆是以收藏、展示、传播临沂及周边地区乡村民俗为主的公益性博物馆,全馆主要由四大主题展厅组成,分别是“衣食住行厅”、“人生礼仪厅”、“地区底蕴厅”及“节令生活厅”,展陈面积1400多平方米,共收录各类展品数万件,从“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艺”六个方面,集中展示了源远流长、淳朴厚重的鲁南地区乡村民风民俗。

一、衣食住行厅

在“衣食住行厅”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鲁南传统民居院落,三开间,有走廊。院落的左边靠墙角有一株石榴树,是当地庭院中经常栽植的果树,代表着一家人美好的寓意,即“多子多福”,家业兴盛。在庭院的角落放置了一些常用农具,像铁锨、锄头、爬犁、撅头,屋檐下挂满了辣椒、玉米、大蒜,这种传统保存粮食的方式,既能有效防止潮湿、发霉、鼠害损坏,而且红红火火的,黄白相间,既美观又大方。农户常用的蓑衣马灯,在下雨天及夜晚,使用非常的方便。水挑和水缸,是过去必备的物品,水缸上放着葫芦水瓢及高粱秆串的缸盖。石磨是早年间农家常用的生活工具,用以将各类粮食作物磨碾成粉,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磨豆腐、磨玉米粒了。两只大公鸡正在墙头休憩,在有的人脑海里,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,我国古代典籍《诗经》中记载有:“鸡栖于埘,日之夕矣。”的句子,说的是鸡已经进了窝,太阳也向西边落。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中也记载有:“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的句子,这些都让我们能够想象到恬静自然的乡村生活。在鲁南地区,为了节省空间,很多家庭都将鸡窝设置在石磨下边,这样产卵取蛋都非常的方便,非常的有特色。

在临沂当地民间堂屋的室内场景,正对门口挂有中堂,中间一般挂“福禄寿”,两边写有对联“天增岁月人增寿”和“春满乾坤福满门”,反映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,抬头是“耕读世家”的匾额,下面摆放有八仙桌,饭桌,太师椅,在靠墙角处有长条几,上面摆放了座钟,收音机,花瓶,镜子,象征着一家人“终身平静”,顺顺遂遂,平平安安。

山东自古是礼仪之邦,临沂的老百姓也非常注重家规和家教。在右边墙上挂的有《朱子家训》,左边墙上挂的是《弟子规》,即可以作为装饰,又可以教育子孙后代,下边摆放的是十里堡的34姓氏家谱,体现了临沂地区对于家风家道和家族传承的重视。

在“童蒙养正”馆,再现的是一个私塾教育场景。邓小平在1977年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,古人也同样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,但是以前只有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才上得起私塾,私塾学生数量也不多,一般是几个学生到十几个学生。后面墙上挂的是孔子画像,讲桌上放了笔墨纸砚、戒尺等教学的相关物品。还有一块石板,是用来蘸水练字使用,这样不仅节约了笔墨纸砚,也不耽误练字。临沂人爱好书法,并且临沂也是全国有名的书法之乡,自古以来书法名人辈出,而书圣王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,这边再现了一位家主老先生在书房写书法时的情景。书桌上摆放了笔墨纸砚,后面书架上摆放了很多书籍,墙上还挂着诸葛亮的《训子书》。

在传统手工纺线和织布场景,展示有老式的织布机、纺车以及有关的工具和成品。还有当地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蓝印花老棉布,以及当地生产的其他老棉布。

在临沂刺绣产品展区,展示了作为中国“八大名绣”之一的山东鲁绣。在以前,临沂女孩从小就要学习刺绣,所绣物品一般用来做定情之物和做嫁妆用,姑娘出嫁前,一般要给未来丈夫绣鞋垫等物品,以展示其女红之巧。我们可以看到鞋底、绣的鞋垫和部分绣花鞋,纳鞋底用的锥子,还有农村妇女纳鞋底时的场景老照片,以及刺绣的门帘带、云肩,枕顶。另一部分展示了部分当地的服饰和用品,如妇女的上衣、洗衣服用的棒槌、撑鞋器,小孩子带的各种虎头帽等。

民以食为天,饮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饮食展区展示的是部分和饮食有关的器具。有不同花纹图案的碗、盘子、茶壶、酒坛子和不同规格造型的食盒;有吸烟的烟袋,陶制的茶壶;有制作各种食品的模具,像我们做寿桃、月饼各种吃食,上面印上各种花纹,既美观又非常的有意义;还有一组过去村民用柴灶做饭时的锅台场景。

在运输展区,展示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具和运输工具。有一辆太平车,因为保持着夏代“辀车”的雏形,被称为“中国车辆活化石”,主要是在我国平原地区用来运输货物,一般由牛或马拉车,载重量非常大,行驶中会发出“咕噜”“咕噜”的声音。还有临沂当地比较常用的木独轮车,据说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发明的,它的前身是木牛流马。一般是一人推车,也可以有人在前面帮着拉,可以用来运货,也可以坐人,古时候,女子结婚后回娘家时,用的就是这种独轮车。由于只有一个轮子,所以对路况和路的宽度要求不严,在一些山区使用起来非常的灵活。还展示有一辆马车,在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以前,这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,可以运货,可以坐人。有一辆木轮马车,胶轮出现以后,马车轮就多换为胶轮了,更加轻便,也可以增加运载量。

还有一辆老式自行车,可能有的人还骑过的。这个是铡刀,以前用来铡碎草料喂牲口,这个是用来喂牲口草料的木槽。

二、非遗艺术厅

临沂人非常的手巧,普通的茅草、麦秆、玉米皮、柳条到了他们的手上,就能编制出各种各样的东西,像饭篮、菜篮、针线笸箩。草柳编已经发展成临沂代表性的产业,主要集中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莒南、临沭、河东和郯城四县区,其中临沭的规模和产值最大。展厅展示有村民在做条编时的场景,放置有条编的原材料柳条、秸秆等,还有各种篓、筐、陶缸、陶罐等,主要用来盛放粮食和其他物品,以及以前打场用的木杈和木锨,可以用来翻晒和挑运东西。墙上挂的几幅照片,反映的是从以前的手工劳作到现代的机械化生产,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、交通、运输工具带来的巨大变化,还有播种用的耧,镢头和锄地用的锄头,铁锨和耙子,收割用的各式镰刀,犁地用的木犁,用来从河中汲水浇灌农田的水车。马车车轮外缘覆有铁瓦,车轮上布满了铁钉,以增加车轮的强度。木工常用的锯、钻、刨子、锛、墨斗、斧头等工具和盛放工具的工具箱。

三、人生礼仪厅

人生礼仪厅主要展示的是婚嫁、生子、丧葬、祝寿等人生礼仪的民俗活动。可以看到一组有关婚嫁的场景,有迎接新娘的牛车花轿,过去受各种条件的限制,一般人家用牛车围上大红席改装成花轿来迎娶新娘;有展示洞房花烛新房的一个场景,有桌椅板凳等嫁妆,有婚床、喜被,一些相关用品。旁边一幅油画表现的是新郎新娘拜堂成亲的场景,一用泥塑情景再现迎亲的场景,迎亲队伍浩浩荡荡,以及新娘的嫁衣、凤冠及部分陪嫁物品。为展示民风民俗,这个复原舞台正在播放被列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琴戏片段,在对面悬挂着十里堡社区柳琴戏剧团的一些剧照。展示了柳琴戏的部分戏服和伴奏的乐器及演出的道具,如柳琴戏伴凑最主要的乐器——柳琴,柳琴戏也是因此而得名,还有伴凑用的鼓,柳琴戏演唱的节凑主要由他来控制,还有木偶戏的木偶人物,这是皮影戏的主要道具——影人。

在过去,子女结婚后第一件事就是父母盼着早日生孩子。孩子生下来后,当地有在自家门前挂红子的习俗。所谓挂红子,就是孩子生下后在自家大门上挂一块红布和两头大蒜,在布角缝上铜钱。除此之外,若生的是男孩,还要挂上弓箭,女儿则是挂两个蒜头。这是婴儿出生后的棉衣棉裤,一般由外婆给做。这一组老婆婆就充分展示了母亲的艺术——女红之巧。孩子生下来的第三天,婴儿的父亲要带红鸡蛋等礼物向岳父母家报喜,生的是男孩则带猪头,猪鼻子上要插花;生女孩的话则带纸花。

男方家报喜后,一般男孩出生后12天,女孩出生后9天,产妇的娘家亲戚及婆家亲戚要带礼物上门探望,当地称为送粥米。携带的礼物多为小米、面粉、红糖、鸡蛋、童衣、小被之类。

在送粥米的当天,婴儿的舅舅还要为孩子铰头,这是孩子舅舅给孩子铰头的一个情景。铰头是一般是剪三剪,第一剪剪一小绺头发,第二剪和第三剪只是象征性剪一下。

在送完粥米后,还有满月、过百日、抓周等习俗,这是过百日时穿的百日裤,这是孩子周岁抓周时用的部分物品。

俗话说人有生老病死,葬礼是人生中的最后一程,在展厅展示有临沂丧葬文化,临沂当地老人去世一般称老人家“老了”、“走了”。通过泥塑,展示的是上灵床、辞灵、出殡、下葬等部分环节。整个丧事过程一般包括上灵床、穿寿衣、烧倒头轿、泼汤、入殓、辞灵、守灵(守丧)、送盘缠、出殡、下葬等环节。出殡后第2天和第3天子女分别要去添坟、圆坟,第7天和第35天分别要烧“头七”纸和“五七”纸。以后还要上“百日坟”、“一年坟”“二年坟”、“三年坟”等。这些展示的是临沂丧葬的有关用品和丧葬场景。

在展厅的另一区域展示的是给老人祝寿的一个场景。临沂老百姓过生日一般是按农历出生的年月,平时过生日不是很隆重,老百姓一般比较重视“六十”、“七十”、“八十”等大寿,民间也还有“六十六吃刀肉,七十七吃只鸡,八十八吃只老母鸭”等说法。另外,当地民间有“七十三,八十四,阎王不叫自己去”的说法,就是迷信说老人活到七十三虚岁或八十四虚岁这一年,很难过得去。因为孔子称“圣人”,仅仅活了七十三虚岁,孟子称为“亚圣”也只活了八十四虚岁。到了这个年头,老人忌讳,儿女担心。当老人到了七十三或八十四时,若有人问及高寿,他们往往回答七十二或七十四;八十三或八十五。通过墙上展示的图,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一辈子的族谱关系。

四、底蕴和节令生活厅

二楼一共有两个展厅,西厅为地区底蕴厅,东厅为节令生活厅,主要包括临沂煎饼、乡村集市、岁时节令、厨房变迁等几个单元。

在地区底蕴厅展示了临沂七圣七孝孔门十三贤的故事。宗圣曾子、后圣荀子、笔圣蒙恬、孝圣王祥、算圣刘洪、书圣王羲之、智圣诸葛亮。在另外一面墙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算盘,算盘几千年来作为我国古老的一种计算工具被普遍使用,即使现在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,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临沂不仅物产丰富,名人辈出,除此之外呢还是一个重孝之地,展厅展示了发生在临沂具有教育意义的七个孝故事:曾参啮指痛心、闵损单衣顺母、老莱子戏采娱亲、郯子鹿乳奉亲、王裒闻雷泣墓、仲由百里负米、王祥卧冰求鲤。

展厅另一侧则展示了临沂特色物产,花生,金银花,这边是工程设施,全世界最长的沂河橡胶坝。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临沂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物产,正所谓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。

在节令生活厅,展示的是一位老婆婆正在自家院子里的槐树地下摊煎饼。煎饼是临沂老百姓家里的主食,它的制作材料也是非常的丰富,五谷杂粮都可以,煎饼制作工艺简单,具有耐储存的特点,大家请看这里,就是中央电视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对临沂煎饼的一个详细介绍。做煎饼的常用原料,有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地瓜干等。还展示有做煎饼的主要器具鏊子。另外还展示有乡村集市,在过去,附近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每隔几天就会固定一个点进行商品买卖交流,这一天通常称为赶集或者赶会,除了进行日常生活用品的买卖之外,还有说书的、算命的、理发的等等,这边展示的是各种称,用来称重物品的重量,也是诚信的一个标志。

我国有深厚的农耕文化,二十四节气就是过去老百姓安排农事的主要参考,以前老人常常会给我们唱诵“数九歌”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反映了老人述职节气变化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。中秋节,农历的八月十五,亲友之间互送月饼,当晚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,也俗称圆月,人月两圆嘛。中元节,俗称鬼节,农历的七月十五,这是以祭鬼为中心的节日,期间,家家上坟,祭祀先人。端午节,俗称五月端午,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,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屈原而设,这天要在屋檐、门窗上插上艾叶,或者将艾叶缝进香包戴在腰间,有驱邪之说。这天民间还有吃粽子、煮鸡蛋等习俗,最重要的民间活动就是赛龙舟。是清明节,又称寒食节,要为过世的长辈上坟添土,在这一天,当地的老百姓还有在屋檐下插柳条和松枝的习俗。土地节习俗,也就时农历的二月初二,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,剃龙头就是这天的重要活动,还有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。春节过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就是元宵节,也叫上元节,农历的正月十五,民间有吃元宵的习惯,也就是汤圆或者糖丸子,象征着团圆,吉祥如意,也会举办扭秧歌、踩高跷等民间文艺,夜间会燃放烟花爆竹等。

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,农历的大年初一,第一顿饭要吃素馅儿的饺子,有一年素静,团团圆圆之意,黎明时分大家要相互拜年,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,有的地方过年拜年还有磕头等习俗。

在农家院场景展示的是除夕的场景,除夕这天家里家外要打扫卫生,贴春联、挂灯笼、包饺子,一家人也还要围在一起吃年夜饭。我们可以看见现代的楼房厨房与过去的锅台灶房的对比。此外还展示有各种不同主题的木版年画,最著名的时临沂郯城的木版年画,造型独特,线条粗犷飞扬,充分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审美取向。

五、村史展览馆

十里堡始建村于明洪武年间,因距古城衙门十华里故得名十里堡,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,历来是沂州古驿站——州前驿所在地。为展示村史民情,传承弘扬传统文化,十里堡社区于2013年规划建设十里堡村史展览馆,展示了从建村至今600多年的历史变迁。

十里堡现有常驻人口6788人,其中以徐性人口最多,达1200余人,吕姓次之,900余人。大家可以看到村民们以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,现在都已经被大型机械所替代了。新中国成立前,十里堡人过着单一的农桑生活,靠天吃饭,遇到灾年,经常会闹饥荒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十里堡村民也奋起反抗日军侵略,这是当时抵抗日均侵略时所用的大刀长枪和长矛。

1936年4月27日,南犯日军经过本村,几乎将本村房屋烧尽,村民任兴华持枪反抗,被日军剁了手脚,割了舌头,壮烈殉难;村民徐永胜持刀反抗,惨遭日军杀害;吕洪吉等六位老人未及躲藏,亦惨遭日军毒手。

十里堡位于临沂三区交界处,战略位置非常重要,抗日战争期间,一河之隔,河东为解放区,河西为沦陷区,十里堡是一个地下党员非常活跃的地方。1944年上半年,地下党郑文章在十里堡从事地下活动的时候不幸被捕,村民吕洪岱对郑文章的营救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最后一口粮当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,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,这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。1946年,十里堡村有17位青年参加了新四军,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,全村村民积极捐粮捐物,出动50多人,推着20多辆小车,积极支援前线,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。

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,全村村民积极捐款捐物,支持抗美援朝,本村还有3村民赴朝作战。

在村史馆的发展厅,通过各种老照片老物件,展示了十里堡600多年的历史。有过去村民居住的茅草屋,在2004年以前,十里堡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,底子薄、基础差,村级经济入不敷出,干部群众人心涣散,全村上下一片萧条景象,没有一条水泥路,全是土路,村民都是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2004年以来,随着临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,十里堡党支部书记任玉勇果断的提出了“改旧村腾空地,建市场富群众”的总体思路,大刀阔斧的实施了城中村改造工作。通过十里堡社区现在部分现状图可以看见,社区共高标准建设4个组团95栋还建楼,配套商业5.8万平方米,建设村史博物馆、老年活动中心和孔子文化广场各一处,累计总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,占地607亩,妥善安置居民2300余户,极大地提升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,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。

走出临沂十里堡乡村记忆博物馆,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文化广场,占地面积30亩,投资600多万建设,这是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广场,中央的孔子铜像高达9米半,周围有24孝故事浮雕,以及孝经石柱。

临沂十里堡乡村记忆博物馆,将十里八乡的老故事慢慢向你讲来,在这里你可以有对过去的回忆,对故人的缅怀,也有在厚重历史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
关闭窗口